星空体育官网入口,“景观”是一个活跃在地理学、建筑学、美学及设计学、文学与艺术学、传播及媒介学、文化与社会学等学科话语体系中的重要名词,不同学科基于其特定应用领域也有对于景观概念的不同定义。“景观”源自于人类对自然的审美设计和审美观察,是人类专属的具有审美属性的对象客体,也是人类主观情感和思想的具象化载体。“景观”一词主要包含“风景”“园林”等具体的义项,当前也渐多以“视窗”的方式落实于媒介化的空间建构及艺术表达。
景观是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积累下的必然成果,人类历史贯穿着人类意识的景观化设计与表达历程。《诗经·大雅·灵台》记录了具有儒家文化色彩的灵囿、灵沼、辟雍等园林建筑综合体,景观化地呈现儒家王道德政的社会图景。陶渊明以其田园诗文书写了道家理想的生活景观。王维《辋川集》等诗篇则以禅意之眼观照了山水风景。北宋是儒家思想景观化历程的高峰,欧阳修《丰乐亭记》以及李公麟《西园雅集图》等作品各具风骚。直至晚清,传统思想文化辐射到了景观表达的各个细节。
上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开启了革命思想景观化建设的新篇章,其中方志敏建于闽浙赣苏区革命根据地的“列宁公园”是一个经典案例。1931年,方志敏当选为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后,当即主持建造了这座苏区公园,并亲笔书写了“列宁公园”四个大字。列宁公园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建造的人民公园。建成之后,这一公园成为苏区军民的休闲娱乐与体育活动的场所,每逢节日会在此举办盛大的文艺活动。重要的是,在生存艰苦、战火纷飞的年代,列宁公园作为人民公园的开创之作,是中国苏维埃政权的景观化表达,展现了的前景和信念,对于鼓舞苏区军民争取革命胜利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广场、人民公园、人民大街、人民医院等等以“人民”为标识的景观空间成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实体表达,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时代文化记忆。改革开放到来,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高速发展,也为新时期以来的景观建设和景观书写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极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战略目标。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开启新的景观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南。比如,以生态文明思想激活农业文明的田园山水景观,重塑工业文明为科技景观,以强军思想和法治思想激活革命文化的红色景观,以阵地意识引领宣传文化领域的媒介景观,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各民族间的交往景观……很多具有人民性、审美性、前瞻性的景观,鲜活而生动地呈现了新时代的观念和意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丰富的思想内涵需要在我们的景观建设中得以具体体现。我们需要继续融入有价值的传统景观要素,深度辨析商场、游乐园等特殊空间的功能价值,积极协同人民的景观化旅游审美动因,全面观照数字景观的审美发展。景观的建设和发展,还可以引领景观空间中的文化活动和思想实践,推动思想文化的广泛传播。展望未来,人们将需要更多的教育、休闲和养老空间,我们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前卫探索,推进对应的景观建设进程。
建设具体的景观空间,进行关于景观的艺术表达,这都与思想文化的传播、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中的景观空间,如何转化为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景观表达?如何用文学艺术作品来记录现实景观空间与人民生活、时代精神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总之,景观中隐藏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密码。我们在推进景观建设时,要尽量使之符合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现实的景观空间展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成就、新气象、新风貌。文学艺术作品的景观表达,要生动记录下人们丰富的“精神景观”,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北京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